关于高职“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考
会计学院 查小玲
摘 要:财经类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作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有必要率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的完善与否。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起源出发,结合课程特点,设计了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的总体框架,并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分项设计思路,接着以总论章节为例详细介绍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最后,提出了完善该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相关概述
(一)课程思政的起源与发展
追根溯源,实际上“课程思政”最早起源于2004年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由上海市率先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
“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发展归功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的三次会议,第一次是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第二次是2018年5月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第三次是2019年3月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三次会议中总书记分别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一系列的会议精神指引和促进着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介绍
“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前导课程为《会计职业基础》,后续课程有《企业财务会计(下)》、《税法》、《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本课程对应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初级会计实务(资产部分)。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本课程具有知识点多、难度大、应用性广、实用性强等特点。
目前,课程团队已通过超星尔雅教学平台,开发完成了“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将该课程打造成一门细化的任务型课程,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微课、动画视频、PPT、教案、习题库、试卷库、作业库以及准则、规范、小案例等文档资料。
二、“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框架
(一)课程总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的根本任务,恰当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科学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自学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又熟悉企业财产物资管理相关规定,能够规范地对企业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日常管理和核算,能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探索创新、知识整合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思政元素
整合“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总体框架,挖掘各节支架中与专业内容相契合的隐性思政元素,如“会计文化”、“四个自信”、“职业自豪感”、“会计诚信”、“职业道德”、“职业使命感和职业担当”、“规则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价值观”、“消费观”、“爱国意识”、“伟大中国梦”、“创新创业意识”等。
(三)实现课程思政的载体
“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以思政案例、思政微视频、思政文档为载体,如“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例”、“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短视频、“诚信小故事”文档;也可以通过雨课堂、蓝墨云、云课堂、学习通、掌上高校、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网络平台等实现课程思政的载体。
(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
“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整体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抢答、随堂练习、分组辩论赛、集体背诵、头脑风暴、分组小老师活动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体性评价与多元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课程平台考核(20%)、实训考核(30%),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考核(50%)。其中,平台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平时作业、微课观看等,课堂表现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期末考核中增加对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考核。
三、“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思政教学的分项设计
“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共计96学时,包括理论课(86学时)和实训课(10学时)。本课程包括九章内容,分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下:
(一)总论(4学时)
总论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的概述,教学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规范体系。其中,可挖掘的思政点相对较多,具体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任务1.1财务会计的概念 |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会计文化博大精深 文化自信 职业自豪感 |
任务1.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可靠性 财务造假案例(如蓝田股份等) 会计诚信 职业道德 职业使命感和职业担当 |
任务1.5财务会计规范体系 | 培养规则意识 遵纪守法 |
(二)货币资金(理论6学时+实训1学时)
货币资金章节教学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的概念、分类;库存现金的概念、库存现金管理的内容、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库存现金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概念、账户种类、账户使用的相关规定、银行存款的核算、清查;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账务处理。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任务2.2库存现金 | 权利腐败案例(《国家监察》纪录片) 金钱观、价值观 日清月结、内部控制 |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理论10学时+实训1学时)
应收及预付款项教学内容包括: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内容;应收票据的概念、分类和入账价值、核算、转让、贴现;应收账款的概念、入账价值、核算;预付账款的概念、核算;其他应收款的范围、核算;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方法、估计方法、核算。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任务3.3应收账款 | 计提坏账准备 商业信用(经典商业诚信小故事) 商业哲理 |
(四)存货(理论18学时+实训2学时)
存货教学内容包括:存货的概念、确认、内容、分类、初始计量;原材料实际成本计价核算、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周转材料概念、种类、账户设置、包装物发出的核算、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资的概念、成本构成、账户设置、核算处理;库存商品的概念、内容、账户设置、核算处理;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任务4.1存货概述 | 存货内容-以制造业为例 我国制造业企业 大国制造 爱国意识、四个自信 中国梦 |
(五)金融资产(理论12学时+实训1学时)
金融资产教学内容包括:金融资产概念、分类与重分类、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户设置、核算;债权投资的账户设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的账户设置、核算。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5.1金融资产概述 | 金融资产新准则变化 持续学习意识 坚定“四个意识” |
(六)长期股权投资(10学时+实训1学时)
长期股权投资教学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取得方式、核算方法、账户设置;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确定、会计处理。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6.1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 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典型案例 创新创业意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七)固定资产(理论12学时+实训2学时)
固定资产教学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分类、账户设置;外购、自行建造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后续计量、减值、清查、处置的账务处理。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7.6固定资产清查 | 固定资产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家底,盘好家底、条分缕析; “一锅粥”变“一本账”,规范集体资产管理机制; |
(八)投资性房地产(8学时)
投资性房地产教学内容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特征、确认条件、范围、账户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8.1投资性房地产 概述 | “炒房”问题、房价暴涨问题 投机行为 现行国家房地产政策 炒房利弊分析 正确的消费观(年轻人需要着急买房吗?) |
(九)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理论4学时+实训2学时)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教学内容包括:无形资产的定义、确认条件、内容、账户设置;外购无形资产、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摊销、减值的核算;长期待摊费用的概念和核算。思政点如下表:
章节内容 | 思政点 |
9.1无形资产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 | 中国已成为第二研发大国 举例:202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研发新冠疫苗进展神速 视频:疫苗战事-新冠疫苗研发实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引导学生科技创新 |
四、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以第一章总论为例
总论章节是本课程的基础,含五个子任务,安排4学时,即2次课讲授,这里以一次课为例。教师课程教学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单,课中设计八个教学环节,课后发布作业、问题讨论和评价问卷。环节一(10min),导入课程,这是本课程的第一次课,首先教师自我介绍、点名熟悉同学,接着教师播放短视频《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会计产生的动机、现代会计的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含义、联系和区别、财务会计的目标。环节二(5min),教师随机提问。环节三(20min),课程思政结合小组讨论,由《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短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会计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开展小组讨论(主题:“讲述自己大学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思考学习会计专业的动机,以及对会计职业新的认知”),学生各小组派代表讲述。环节四(5min),随堂练习,考查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环节五(10min),翻转课堂-教师提问(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是什么?六大会计要素的内容及确认要求;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财务报告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环节六(30min),教师答疑,讲解重难点内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环节七(5min),随堂练习。环节八(5min),总结评价与反思。
五、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上)”课程思政的相关建议
(一)改变思想观念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旧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课题。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等上下功夫,让学生成为“理论知识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好”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整体素质要求较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思想热度、视野广度、内容热度、融入力度、实践强度和情怀温度,这一系列要求都离不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如增加每年国培、省培名额、提供公派留学交流、定期提供线上线下专业和素养培训并颁发证书、教师年度考核中加大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考核等。
(三)动态诊改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恰当嵌入隐性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案例,与学生形成共鸣。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征、年龄、接受情况等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需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动态诊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章雁.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7):103-105.
[2]林丽.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0(14):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