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研究论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发布者:彭敢发布时间:2020-12-17浏览次数:1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智能工程技术学院  傅 伟 秦媛媛

 要: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目标。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都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每一门专业技能课程都要挖掘思政元素。目前,课程思政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文章阐述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计算机网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国高校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提倡在所有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达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是摆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相分离,思想教育都交给思政类课程来完成,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学习效果不理想;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本文重点阐述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途径。

1 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全员育人主要是把家庭、学校、社会、学生组成育人体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小孩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社会是一个大熔炉,高校学生毕业后要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环境的熏陶,因此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起到带头作用,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其他同学,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程思政中的全程育人指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全程跟踪培养,从学期开始到结束,从寒假到暑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全方位育人是指从各个角度、各个环节进行育人,包括从困难生资助、奖助学金发放,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个活动中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 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2.1 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课程思政教学已经在各大高校开展,但是由于课程思政理念提出时间不太长,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情,与自已无关;有些老师认为专业课只要传授相关的技能即可,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即达到了教学目的。虽然学校不断宣传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之中,但是由于观念的不同,部分教师一直未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导致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开展缓慢。

2.2 教师未能有效挖掘相应课程的思政元素

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课程思政教育势在必行,也想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但却苦于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未能挖掘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在专业课教学同时添加思政元素却没有深入研究,有些虽然添加了思政内容,但是和专业课内容相分离,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就像盐没有溶化于菜中一样,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有些教师平时关心国家政策、党中央的精神比较少,导致在思政教育中心中没料,在课程思政中就显得力不从心。

2.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大部分课程思政都是讲授专业课时,老师顺带提及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于老师口头思想教育已经感到厌烦了,把老师的口头教育已经当成耳边风了。如若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请行业劳模进校园授课,将学生带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境教学,或者采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料进行宣讲,不断变换形式,学生将乐于丰富多彩的学习。

3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组在不摸索中总结出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的一系列方案。

3.1 加强习近平总书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和其他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均开设,开设的班级比较多,任课教师也比较多。为了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组每周均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使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论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了解习近平总书关于教育的重要论断,将理论内化于心。

3.2 挖掘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内容围绕ISO/RM模型的体系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介绍Internet的发展简史、ISO/RM七层体系结构、局域网相关技术、广域网相关技术、网络安全、无线局域网、应用层的相关应用,实践操作主要有双绞线的制作、局域网的组装、网络故障排错、应用层各种服务器的搭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网络问题。

课程中的每一部分都需要挖掘出思政元素,在技能训练模块,例如,双绞线的制作,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播放世界技能大赛的视频,感受大师的工作风范,让学生学会踏实做事,工作一丝不苟;在网络故障排错的技能训练中要让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妥的工作作风,努力寻找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知识传授模块中也有很多可挖掘的思政元素,比如在介绍Internet的发展简史的时候,在以往的传统网络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据领先优势,但随着我国自主创新加速,在5G网络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教师可以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

3.3 革新教学方法

大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如果单纯地说教,难以达以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一定要避免枯燥的说教,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在线上多传播相关的视频,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线下可以针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讨论,让学生思想的火花碰撞,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课程思政的效果才能突显出来。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社交工具,比如微信、QQ进行在线互动,或者设计些有奖竞猜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帅小应. “德智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0):1-3.

[2]徐霞. “钻技能,提素养” — 探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04):84-86.

[3]王晓,郭银章,潘理虎,等.基于课程思政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办公自动化杂志,202014):29-31.

[4]张延红,王海洲,朱春.计算机类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05):93-96.

[5]张秀伟,马建朝,夏斌,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备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20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