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研究论文——“课程思政”视角下“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改革探析

发布者:彭敢发布时间:2020-12-29浏览次数:10

“课程思政”视角下“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改革探析

会计学院  邱 娟

  要: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意义,提出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包括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标准;重整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重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燃师生热情,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并以消费税征税范围为例,介绍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改革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立足于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务分析、税务筹划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以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确定——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的工作过程,系统地介绍18大税种的基本知识,致力培养学习者涉税岗位业务处理能力,并助力会计类职业资格考证。课程思政是各类课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教学全过程,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如何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成为摆在所有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展开论述。

1 “课程思政的意义

1.1 课程思政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我校会计专业秉承厚德尚能、经世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将时政新闻、社会热点融入专业课学习中,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和技能的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增强。

1.2 “课程思政是创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和综合性强,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财务会计和经济法基础知识,又因近年来税制改革变化较大,学生需要不断的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因此很多学生觉得税法比较枯燥难懂,不容易掌握。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探究式、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一方面解决了思想政治课单调枯燥,学生课堂玩手机,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互动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师一味强调,与思政内容脱钩,缺乏情感和道德熏陶的问题。

1.3“课程思政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的教师要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说明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职业素质,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理论功底,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把蕴含在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 高职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

2.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标准

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工匠精神的教育欠缺,导致部分培养的大学生虽会做事,但不会做人,不仅无法在工作中出彩,甚至会被社会淘汰。在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弄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重塑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标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始终,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中,加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把对大学生思政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

2.2整合教学内容,深挖课程中思政元素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从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角度提出的,基本没有或很少包含思政教育元素,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深挖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整合历史、社会经济发展、时事政治等知识,通过课堂辩论、动画、头脑风暴等形式,将这些历史现实问题与课程相融合,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进行武装,从而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例如,在税费计算与申报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征税是国家的筹集财政收入行为,引发税收性质的探讨,知道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提升大学生爱国热情。

2.3重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税法领域的具体政策、方针、制度等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引入、头脑风暴、辩论等方法开展思政教学改革,将社会历史事件、现实生活案例、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国内时政问题等资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地传输给学生,使其具备应用专业知识认识财税事件、分析财税事件的能力;通过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方法,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调查,结合税收专业问题设计问卷,搜集数据,分析具体税收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及时针对调查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政教育。

2.4重燃师生热情,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

专业课教师与大学生接触的机会多,因此建议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课堂共育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双方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税费计算与申报任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上一堂课、通过学习强国”APP等形式向思政课教师学习,重点关注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而思政课老师可以多向专业课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以后思政课堂提供理论依据。课堂教学中,通过发布课前小组讨论、社会调研、辩论等形式发布课前任务,课堂中围绕知识点重点讲解,并融入思政元素,教会学生用学过的思政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再通过小组总结及第二课堂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点。这样,税费计算与申报课堂不再单调枯燥,变得非常有意义, 有助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政治素养。

3“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应用

3.1“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周次

授课知识要点

思政映射

与融入点

授课形式

与教学方法

预期成效

1

税收基础知识

依法纳税意识

依法诚信纳税

动画引入,讲授

增强学生依法

诚信纳税意识

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诚信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诚信》

动画,讲授

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

2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营改增征税范围

理想信念教育、

制度自信

营改增

动画,讲授

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

理想信念,制度自信

5

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依法治税、

依法治国

违反增值税专用

发票管理办法的

案例,讲授

促使学生树立依法

治税、依法治国意识

6

消费税征税范围

勤俭节约的

传统美德

辩论:新时代是否

应当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美德

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美德

6

消费税征税范围

保护生态环境

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增强学生环保理念

和绿色发展理念

8

关税

爱国主义教育

动画+中美

贸易战大讨论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11

企业所得税

——研发支出

加计扣除

创新

讨论: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

创新学习的理念

11

企业所得税——捐赠支出扣除

社会责任意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对湖北武汉的支援+讨论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

社会责任感

13

个人所得税

依法纳税意识

讨论范冰冰偷逃个税案例

增强学生依法纳税意识

15

资源税

科学发展观

环境污染、浪费资源动画+课堂讨论

增强学生树立科学

发展观理念

15

环境保护税

环境保护观

搜集环境被破坏的图片,讲解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

论断

引导学生逐步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2“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教学模式

3.2.1课堂教学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在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前专业课教师提前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发布本节课涉及的动画视频、微课、课件、讨论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完成随堂测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线下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将重、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并适时将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融入,融入时不必花太多时间进行讲解,不能太生硬,要像盐溶于汤,无形无色却又无处不在,实现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课程思政引领、浸润、深化和拓展的作用。课后学生还可以在讨论区发帖或回复,对自身的学习感受进行反思,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其思想受到洗礼。

3.2.2第二课堂

教师应开发好、利用好第二课堂,如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参观各类场馆等,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工匠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等。通过与当地税务部门、校企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追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通过院系开展的会计技能大赛、税务技能大赛、1+X证书培训等,激励学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团队合作精神。

3.3教学内容设计——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为例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思政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课前

课中

课后

项目三任务一: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知识目标:1.了解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能力目标:1.判断哪些消费品应当征收消费税。

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总结及独立思考能力;2.规范操作意识,细心与耐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2.保护生态环境。

1.在学习通上,将全班学生随机分成5个小组,每组1011人。发布辩论主题:新时代是否应当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美德

2.在学习通上发布预习任务:

1)观看微课《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并完成《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随堂测验。

2)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视频。

课程引入:

1.选两组学生辩论:新时代是否应当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美德。

2.选一组学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感触

新知探究:

1.理解消费税的特点,辨析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异同,融入课程思政点勤俭节约保护生态环境

2.介绍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引导学生从税目的变化中了解到我国产业发展趋势及各类征收消费税的目的。

3.介绍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根据单一环节征税的特点来掌握。

课程总结:

1.引导学生画流程图掌握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征收环节。

1.根据学习通平台数据出具班级整体的学情报告。

2.布置小组作业:每一组设计消费税的税目记忆口诀,或以思维导图等方式总结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录制成音频或视频,上传至学习通。

3.每一小组搜集身边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并拍照上传至学习通。

线上学习情况(20%+线上测试成绩(20%+线下实践情况汇总(50%+线下案例分析(10%

4 结语

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理念放在教育最顶层,是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是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在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重塑课程标准,调整课程培养目标、重整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重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燃师生热情,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培养出对社会有用又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高职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人民日报 ,2016-12-09.

[2]喻国敏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以普通化学课程为 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9.07.

[3]刘淑明,严菊芳,张丁玲等.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39(15)44-46.

[4]吕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税费计算申报与筹划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