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财务会计(中级)
会计学院 吴媛媛 胡晓娟
一、项目实施情况
《财务会计(中级)》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强。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相联系,将专业技能、理论基础与价值引领、文化自信相融合,不断提升教学品质,借以完成四个方面的改革目标,取得良好的改革实效,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明确改革目标
项目自立项以后,首先学习和领会了学校“课程思政”方案精神,与思政教师展开不间断的对话交流,通过教研互研、课堂互听、课堂同上等,教学团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完善项目的各项内容,并在教学团队内形成共识,以“专业+思政”为目标重塑教学标准和内容。
2、修订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中,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融入思政元素,在原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新增思政目标,运用具体措施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并合理把握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契合点,结合当前热点且具有会计典型性的案例或事件,将思政培养在专业知识中找准落实点,制作教学视频,设计题库。形成具有思政特色的教案、PPT、视频、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形成富有新意的教学案例。
4、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构建“组合式教学法”,采用项链模式,将不同教学方法交替运用于不同教学内容中,先提问——后讲解——再实践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再将学到的知识在实习、实践中应用。分组讨论,以经典的管理学案例入手,结合会计实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德润心,以文育人,不仅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而且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5、激发学习热情
加强教学双边互动,通过开展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变灌输为互动,将思想政治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专业教育语言体系。经过一学期对比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为增强,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很大提高;能积极主动关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并透过经济案例的现象分析存在的专业问题和思政问题,把深藏于知识表层符号、内在结构之下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意义发掘出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比如:2020年11月的蚂蚁金服上市案例,学生不仅能主动关注,并能分析其本质问题所在,经过一系列案例的介绍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二、思政融合措施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学校“价值引领、文化育人”的要求,以专业课程为立足点,以思政元素为切入点,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想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着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主要采用的思政融入措施有:
基于财务会计(中级)课程的专业性、实践性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根据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将本课程分为10大模块及若干主题(见表1)。
专业教学内容 | 课程思政内容 | 融入点 |
一、总论 | 社会核心价值观 民族文化自信心 爱国情怀 | 1.讲解历史上孔子、孟子对会计的观点,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复式记账的起源与传播,中国古代经典的“四脚账”的记账方法等。 2.引入典型财务正面和反面案例,带领学生了解会计工作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
二、存货 | 国家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 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 关于2019年增值税税率变化知识点时,结合我国税收制度变迁和国家,百姓财富快速增加,融入减税降费对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惠及民众的重要意义 在存货取得环节,可融入虚开增值税扣税凭证(例如农产品收购发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案例,籍以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道德。 |
三、投资性房 地产 | 祖国繁荣昌盛 家国情怀 | 公允价值模式,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迁,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经济运行规律,培养家国情怀 |
四、金融资产 | 爱国情怀 | 债券投资,可融入“金边”债券 - 中国国债,展开家国情怀教育,激发爱国情感。 |
五、长期股权 投资 |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传承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长期股权投资面临多重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减值是风险在会计上的表现,可培养风险意识,教会学生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融入“爱岗敬业、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的会计职业道德,传承会计精神。 |
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民族文化自觉 民族文化自信 | 1、收入部分商家端牛节宣传促销活动对促进传统文化节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双益进行调研 2、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的紧迫感 |
七、债务重组 | 一丝不苟 工匠精神 | 莲花味精利用债务重组粉饰报表,实现扭亏为盈,融入要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的工匠精神 |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从借款费用中利息的计算,引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首要任务是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汲取专业素养,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弘扬传承工匠精神,以实干报国,不断砥砺奋进 | |
九、或有事项 | 客观公正 诚实守信 | 或有事项的披露要遵守谨慎性要求。一般情况下,或有资产不得披露;但或有负债、预计负债,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披露。这一知识点可融入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的会计职业道德。 |
十、所得税 | 爱国情怀 担当意识 遵纪守法 | 1、结合明星偷漏税被巨额罚款事件,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理念 2、通过明星偷漏税反面案例让同学真切感受“偷税抗税违法,纳税协税光荣”,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
1、财务会计(中级)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御,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建设,将课程总体设计分为“课前铺垫→课中讲解/讨论/升华→课后巩固/实践”三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随机分组,以4—5人为一组划分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合作事宜。
三、课程实践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让学生享受课堂,拥有更多学习热情,让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理解与信任、对学生的三观有意识的引导,潜移默化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规则意识和对职业的敬畏之心,使他们懂得优秀会计人才的崇高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财务会计(中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账务处理,更能够构建适当的职业道德意,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这将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秉承客观公正、诚实守信价值取向。
2、提升教师教学工作的政治站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将教学内容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整合,并进一步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南,同时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
四、推广应用情况
1、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督导听课1次,团队研讨6次,达到了相互借鉴、互通有无的作用;
2、尝试“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同上一门课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3、形成了一套具有思政特色的教案、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形成富有新意的案例,进一步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
4、通过撰写并发表两篇论文:一篇教学模式改革,一篇改革后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经验推广交流。
五、反思与总结(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是教师自我发展和革新的过程。教师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修养对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价值取向构建起到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才能将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整合并融入教学。
其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思政课程教师相比,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仍有待提升。该项改革不仅需要专业教师自我革新,更需要思政课程教师及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并给予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最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难以立见成效。价值观引领和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可能在学生毕业后深入工作岗位并面临真实困难时方能体现。同时,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无法通过考试、师评等手段进行评价的。即便如此,教师仍不能放松要求,应结合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建设。